电容式液位计的基本结构与电容变化机制
时间: 2025-09-23 浏览次数:5
电容式液位计是一种利用电容感应原理来测量液体(或固体)液位的仪表。其核心原理是:将被测介质的液位变化转换为传感器电容量的变化,再通过电路处理并输出标准信号。
基本结构:
电容式液位计通常由一个金属探极(作为电容器的一个电极)和一个与之同轴的金属套管或容器壁(作为另一个电极)构成。
探极与金属套管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(如聚四氟乙烯、陶瓷等),形成一个圆柱形电容器。
电容变化机制:
当液位上升时,探极的一部分从空气中浸入液体中。
由于空气和液体的介电常数(ε)不同(液体的介电常数通常远大于空气),探极周围介质的有效介电常数发生变化。
根据电容公式 C = ε·A/d(C为电容,ε为介电常数,A为极板面积,d为极板间距),当探极浸入液体的部分长度改变时,相当于改变了有效介电常数ε,从而导致整个电容器的电容量C发生线性变化。
通过测量电路检测到这种电容值的变化,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液位高度,即可实现液位测量。
- 上一篇:
- 下一篇:重锤料位计有哪些技术上的优势
江苏万德仪表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09-2020 备案号:苏ICP备2021053530号-1
电话:0517-86890968 联系人: 万德仪表GoogleSitemap 返回首页
电话:0517-86890968 联系人: 万德仪表GoogleSitemap 返回首页


